個人整理之心得 歡迎留言討論
----------------------------------------------------------------------
一.[原則]:賣價-買價(成本)=獲利<所14>
    [例外]:未申報or提不出or查不到買價<所施17-2>

二.所得年度認定:依所有權移轉"登記日期"所屬年度為準(異動完成日)
ex:101/12/31簽約 102/2/1登記完成(認定為102年度所得) 於103年申報

三.[例外]之申報方式(名為例外,實則通案)
房屋之評定現值(核定契價) x 各縣市財產交易所得標準(每年公佈)
ex:某新店區之公寓 房屋現值50萬 x 102年核定比率33% = 16.5萬

說明1.以往均用此法,因買入成本難以舉證(自己找不到,政府查不到)
現已漸困難,除實價登錄外,另因稅法核課期間五年(惡意逃漏七年)
若稅捐查的到成本(自銀行.仲介公司.建設公司等處),仍可能被補徵甚或罰款<稅22>

2.豪宅稅<102年度個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規定>
查無原始成本+認定豪宅(其他5000萬;大台北8000萬)同時成立時

                     出售時房屋現值
銷售總價 x ----------------------------  x 15%
                出售時房屋現值+土地現值

四.[原則]之申報方式
A.前後次買賣房地均有劃分價格(土地不計算,另課土增稅)

建物賣價-建物買價-必要費用=獲利--->報所得稅

必要費用(得減除之項目):<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新聞稿2012/3/20>
1."取得時"之必要費用(契稅.印花稅.地政規費代書費.仲介費等...)
2.登記後使用期間內支付能增加房屋價值或效能非兩年內能耗竭之增值
改良或修繕費
3."出售時"之必要費用(仲介費.廣告費.清潔費.搬運費.奢侈稅等)

但書:使用期間內之"房屋稅.地價稅.管理費.清潔費.貸款利息"
屬於使用期間內之相對代價不得減除

應附文件:買進及賣出之買賣契約書+買進及賣出時之收付款之紀錄或憑證

B.前後次均無劃分價格or僅其中一次有劃分價格<財政部830126台財稅第831581093號函>

                                                                    出售時房屋現值
{房地賣出總額 - 房地買進總額 - 必要費用} x ----------------------- =獲利
                                                              出售時房屋+土地現值

這裡的必要費用多一項,即"土地增值稅"<財政部1010803台財稅第10100568250號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小代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