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某天 心血來潮的我 會來去念個EMBA
在那之前 我想我早已定好論文題目:
"論台灣土地代書業的發展瓶頸與轉型策略"

在金門代書約二年 主業是"仲介代書"
一句話就是 主動外出拜訪仲介店頭找約簽
與其說是專業人士 其實本質上更多像是業務
這也讓很多剛考到牌 入門的菜鳥shock
啥!原來作代書要做這些啊!?怎麼跟想像中差很多

其實跟我當初剛進永慶頗像 被"奮鬥"的照片騙了
想像中是西裝筆挺 拿筆電談生意的帥氣樣
實際上是...才剛退伍卻又入伍的感覺(不忍回想)

當年金門或正業等直營體系的大型連鎖事務所
品牌好 資源多 主攻新北地區 固定底薪低獎金
可以想作是代書業的"永慶.信義"般
對新手而言 也算能打下穩固基本功的安全選擇

而仲介代書這個策略 以這十來年看來是成功的
又或者是因為時代需要而造就的 分析其關鍵
穆罕默德有說: 山不來就我 我就來就山
放下身段 離開辦公室外出拜訪的代書 威力強大
(記得我在北市作房仲期間 其實比較少見這種模式
店頭都是固定配合老代書較多 到新北市剛好相反)

客戶明確 拜訪效率就高(店頭跑不掉 案源看的到)
專業人士服務到家(白天黑夜 call me stand by)
攻下一個店頭 就是一個源源不絕有產出的市場
即便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尾牙掉寶噴錢)
半年 也許一年
累積足夠店頭後 就吃不完了

初入這行(中年轉業) 剛好趕上房地產狂熱末班車
一切看來還都是那麼美好 這個模式不太可能失敗
(插播:我是sars時入房仲的 剛好頭尾都參與
連120%房貸的瘋狂跟金融海嘯 也都沒錯過)

時過境遷 整體交易量每年都大幅萎縮
對於依靠"量"維生的房仲代書影響更大
仲介一砲還是可以撐半年 我們一砲...餓死...

當然在任何市場 都有M型化的現象
較早進入市場 又經營的好的代書仍然有約簽
較晚進入市場 又不擅交際應酬的代書就慘了
(雖然我算後者 但我很早就決定走別條路)
這一年有網友是新代書問我給些建議 我都...無言
總之為了求生 包括金門在內的好幾家連鎖代書品牌
都轉型成總部制 高專制 以節省成本 度小月
然而這樣的策略算是成功嗎?仍待驗證
有機會 再來探討看看
-------------------------------------------------

為了轉型 我離開金門 到了傳統事務所去七個月
作的是跟金門-房仲代書-完全不同的領域
什麼都接 什麼都作 什麼都不奇怪
當然也學到很多 但要濃縮心得 就領會了兩件事:

一是先接到案件 再學怎麼做就好...其實沒人全都會作
就算是老代書也一樣 畢竟不動產領域太廣太廣
但基本功要夠 摸索案件才有方向感 不然真會辦不出來

二是代書本身 只是用來作其他事業的槓桿
靠代書業務是賺不了大錢 但諸多商機又非有代書參與不可
也因此 代書本身會乾脆撩下去變成玩家的一員
這就難以客觀中立 常面臨知法玩法的掙扎(對我而言)
總感覺一出包就要跑路一樣...事實上也常會跑法院

而傳統代書其實也面臨案件和獲利的萎縮
房地產不景氣的影響是全面性的
因為不重行銷 本業僅靠老客戶支持 只是相對穩定
但不賺錢 就要靠其他投資來補 但機會和利潤也少許多

最後 網路資訊 和越來越便民(血汗)的公家機關
是讓代書生意越來越來作的殺手
更別提也許未來 爆量的律師也可能進來競爭這塊
......(嘆氣) 但危機就是轉機 太平日子人就不會進步
也許新的商機和經營模式也因此在醞釀中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是小代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